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规定是什么?
作者:147小编时间:2023-09-25 09:08:58
在中国,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来进行调整。这部法律于1985年通过,旨在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益,明确了继承权的获得与行使的条件和程序。 继承权的法律出处
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权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八条,该条款对继承权的获得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个人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通过继承而获得,当宅基地使用权的原权利人去世后,其合法继承人即可继承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顺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顺序主要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情况。
1. 法定继承:若宅基地使用权的原权利人没有留下继承遗嘱或者其遗嘱无效,那么宅基地使用权将会按照法定继承规定进行继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原权利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享有继承权,继承顺序为配偶继承顺位,子女继承第二顺位,父母继承第三顺位。
2. 遗嘱继承:原权利人可以在其生前制定一份有效的继承遗嘱,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人。遗嘱继承可以非常灵活地进行继承权的安排,但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有关继承遗嘱的规定。遗嘱可以指定任何合法的个人或组织为继承人,但是不能侵犯法定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宅基地使用权的原权利人去世后未留下任何继承遗嘱,而其也没有合法的继承人,宅基地使用权将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具体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程序主要包括申报继承权和办理继承手续两个环节。
1. 申报继承权:在权利人去世后,合法继承人应当在继承权的保护期内向有关行政机关申报继承权。根据规定,合法继承人应在权利人去世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乡(镇)人民或者县级市、县级人民申报继承权。
2. 办理继承手续:在申报继承权后,合法继承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定的程序,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办理继承手续。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提供宅基地权属证明、继承人明等文件,并根据当地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综上所述,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调整,继承顺序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情况。继承人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继承权,并办理相关手续。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继承权益,确保宅基地使用权能够顺利地进行继承传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家庭财产的稳定与延续。